張天保教育部原副部長

王本忠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、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

劉林全國政協委員、國家督學、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

邢暉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

周滿生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

余有根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

陸云泉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

鄭艷秋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常務副校長

陳志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

李小萌著名主持人、親子教育專家

馬學雷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

樊登樊登讀書APP首席內容官

黃瑞華海淀外國語教育集團執行總裁、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

盧振虎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創始人

儲殷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

史軍中國植物學會科學傳播工作委員會成員

李梁微博泛生活運營部總經理

徐濤微博十大影響力教育大V、考研名師

雷蕾新浪教育主編

陸寓豐微博十大人氣教育大V、考研名師

陳振華微博教育運營總監

張捷海淀著名家長、美育觀察員

盧璟教資名師

張愛志橙啦教育創始人、華夏桃李董事長

李小萌著名主持人、親子教育專家

觀點一:給到孩子真正的愛、包容,觀察他、體諒他,找到他的優勢和天賦所在,然后珍視他。

觀點二:教育是人和人之間有溫度的互動。元宇宙不可能成為主體,替代教育的模式和場景。

觀點三:我們不僅要倡導孩子獨立,也要倡導老年人獨立。

樊登樊登讀書APP首席內容官

觀點一:孩子成長需要的是內在的力量,就是愛、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。

觀點二:真正的學習不是來自于別人教給你什么,真正的學習來自于你自己的鉆研和偶遇。

觀點三:別把學習和痛苦掛鉤,學習就是生活本身,就是很有樂趣的一件事。

陳志文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

觀點一:家教是三觀、行為習慣的養成,這些首先是家長負責,不應該完全指望學校。

觀點二:普通家庭的孩子,想追求一種安全和體面,選擇體制內就是性價比最好的選擇之一。

觀點三:老年階段的人越來越多,對他們來講,學習本身就是生活方式之一。

李梁微博泛生活運營部總經理

邢暉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

鄭艷秋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常務副校長

張愛志橙啦教育創始人 華夏桃李董事長

李梁邢暉鄭艷秋張愛志

邢暉:職業教育的春天來了嗎

當職業教育是我們家自己孩子的教育的時候,職業教育的春天就來了。

職教奮斗了100年,站起來了,能夠跟普通教育平起平坐了。但是這條腿比較短,整體還比較瘦弱。

供給的適應性是對于職業教育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,主要是專業的設置和調整,以及課程的安排。

鄭艷秋:職業教育讓人人出彩

好的教育要培養出活潑的人,培養出有生命力、有創造力、有精氣神,為社會能夠創造價值的人。

我們需要賦予五種力量和能力。第一自信心,第二價值觀,第三學習力,第四行動力,第五幸福力。

很多人在18歲的時候迷茫不知道選什么專業,22歲本科畢業糾結考研還是工作。而職校很多畢業生已經在奮斗道路上馳騁多年。

張愛志:職業教育的未來會影響家庭幸福感

職業教育未來應該是低齡化,不應該等到20多歲、等到就業之后才會有職業教育。

四個詞:用戶、培訓、認證、就業,能把這四個詞打通的話,職業培訓我覺得是一個商業的好的閉環。

很多IT的學生不好找工作,很多經管的學了4年下來沒什么用,還有金融專業的都找不到對應的工作。我覺得這里面是有脫軌的。

2021年,被稱為"雙減"元年,"雙減"也直接推動了教育行業大轉折。主題為《"雙減"元年 一 份來自教育行業的年終總結》的論壇力邀5位嘉賓,共談巨變的教育行業和不平凡的2021。

雷蕾新浪教育主編(論壇主持人) 劉林國家督學、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 陸云泉國家督學、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 儲殷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 張捷 海淀著名家長、美育觀察員、《拼娃》一書作者 史軍中國物學會科學傳播工作委員會成員

  • 雷蕾
  • 劉林
  • 陸云泉
  • 儲殷
  • 張捷
  • 史軍

"雙減"落地,家長應該去坦然的接受,但是在這之后家長應該怎么做,是應該考慮的。

希望"雙減"之后,減的是學生的負擔,增的是孩子的能力。

如何真正意義上把"雙減"落實,減負外能增什么,是學校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。

"雙減"要避免一種結果,就是老師家長化、家長老師化。

家長要學習對素質有增量的知識,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。

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沖突,需要找到那個平衡的點。

@考研政治徐濤微博2021十大影響力大V、考研名師

@考研政治陸寓豐微博2021十大人氣教育大V、考研名師

@盧璟考教師教資名師

a
  • 黃瑞華
  • 盧振虎
  • 蘇媛
  • 張心一
  • 雷蕾

了解家長的需求,引導家長的需求,滿足家長的需求,是我們做好教育的一個基礎。

我認為家庭的教育需求,根本的需求不會變,根本的需求還是立德樹人。

對于家長來講,面對一系列的變化,一定要非常堅定,一旦家長的焦慮和猶豫影響了我們孩子的話,整個家庭就會非常的焦慮。

現在很多家長愿意參與到學?;顒又衼?,他們認為學校是一個社區,愿意更多的貢獻自己的力量,或者說是擁有更多的教育話語權,參與到我們的教育共建生態中。

不管環境和政策如何變,學校要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,針對孩子的情況去做好教育教學。

  • 伍丹履
  • 劉迎慧
  • 鄭玉清
  • 王寧
  • 王濤

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它的延續性,如何保持它的延續性,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的自身發展和融合。

我們的孩子必須要有非常堅實的中國文化的認同,不管是對他語言的學習,還是他留學歸國后的長遠發展,都非常有必要。

海外留學正在復蘇,留學家庭越來越理性,留學訴求正在從留學成功轉向成功留學

中西融合不是一個新名詞,但是在新的歷史時代下我們要有新的理解、新的運行和新的實踐。
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每一所學校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,當代社會要求學校個性化辦學。

  • 車艷麗
  • 劉麗
  • 鄭真
  • 牛一琳
  • 王實

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是在接受兩個教育:一個是如何謀生;另一個是如何生活。

教育的社會屬性就是解決教育誰、為誰培養、怎么培養的問題。

從哲學角度看,育人包括兩個核心任務,一個是事實,一個是價值。

我們只有擊中孩子內心深處的那一個點,讓他自發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,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應該是棟梁之才。

教育要以人為本,關注孩子個性化發展,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起來。

教育盛典精彩花絮

2020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9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8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7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6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5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4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20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9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8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7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6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5年中國教育盛典

2014年中國教育盛典

主辦:

指導單位:

協辦:

國際教育峰會聯合主辦:

新浪中國教育盛典 | 官方微博 @新浪教育盛典 | 官方微信 sinaedu

Copyright ? 1996-2022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

曰本女人牲交全视免费播放